幼儿园的生活结束后,随着入学的临近,一些孩子可能会躺在床上忧心忡忡:
“如果我必须上厕所怎么办?我不知道厕所在哪里怎么办?”
“如果我找不到我的教室怎么办?”
“如果我做错了事怎么办?”
“如果我跌倒了,别人笑话我怎么办?”
“如果我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怎么办?”
其实,对所有的人来说,只要没有应付未知的新的生活的经验,都会存在程度不同的恐惧和不安。如果孩子对入学恐惧程度较高,随着开学的临近,孩子的不安和恐惧就会表现出来,如孩子可能吮手指、用婴儿的语言说话、尿床、哭泣等等,有时,甚至依附爬行表达他们的不安和恐惧。此时,父母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事先认真筹划准备
(一)参观小学校园
在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的时候,就带孩子参观小学校园,特别是孩子将要就读的校园。利用参观的机会给孩子提供有关信息。如:
“我的小学在哪里?”
“谁是我的小学老师?我的教室在哪里?”
“我在小学里干些什么?”
“我在小学里要呆多久?”
“我在学校里有哪些同学?”
(二)拜访已经上小学的哥哥姐姐
在孩子告别幼儿园的时候,带着孩子拜访已经上小学的哥哥姐姐,特别是未来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的小哥哥小姐姐,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往,建立感情。
(三)让孩子做好准备
在即将入学前1个月或半个月,就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报名,什么时候上学。可以让孩子在日历上涂上颜色或做一个符号,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准备,迎接入学。
二、减少孩子的恐惧
(一)唤醒孩子的积极意识
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为主,面对全新的小学生活,对比高年级学生的举止,孩子对自己的某些行为也许不满意。如果孩子的不安和恐惧表现了出来,要将这些行为视作孩子需要安慰的信号。切忌不要说:“你好改掉这种坏习惯,不然老师是不会喜欢你的。”因为这样的表达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。
相反,我们应该唤醒孩子的积极意识,我们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:“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习惯,很多孩子在入学时都是这样,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,你很快就有更好的选择了。”
(二)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问题
有些孩子的恐惧比较具体,如果你能让孩子说出害怕什么,那你就有可能帮助他们克服恐惧。例如,你的孩子一直担心上课时要大便,而这种担心又因为怕同学笑,老师不喜欢而加重,那就要采取措施打消孩子的忧虑。首先告诉孩子:“上课时要大便是正常的,每个孩子都有这种可能,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。”其次告诉孩子:“一些孩子上课时要大便,老师很清楚,而且会非常照顾你们的。”第三,在适当的情况下,可以让老师一起打消孩子的忧虑。
(三)帮助孩子澄清模糊的恐惧
在有些情况下,孩子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意识到他们究竟害怕什么。例如,有些孩子会不断哭着说:“我不想上学,我不去。”然而,父母和老师却无法知道其原因。伴随我们的关爱,随着时间的推移,孩子会自己澄清自己的恐惧。也许是害怕没有朋友,也许害怕老师不喜欢,也许害怕自己不优秀……但也有些孩子确实不知道自己害怕什么,即使这样,只要有关爱与孩子相伴,就是模糊的恐惧也能消除。
三、智慧地和孩子告别
在入学的第一天,孩子因与父母分离而产生的失落感是完全正常的情绪,父母的依依不舍也在情理之中。因此,父母是否有教育的智慧将决定着孩子入学第一天的质量和品位。
(一)保持平静
作为父母,一定明白,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,因此,你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想让孩子拥有的情绪。不要焦虑和担心,也不要显得不安或犹豫,要保持快乐的情绪。要微笑而又充满自信地向孩子说再见。不管孩子哭喊和哀求的声音有多大,都要保持微笑。
(二)理性地告别
在和孩子告别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一个重要的原则——不拖拖拉拉。在你离开孩子的时候,要向孩子解释清楚,你就要离开他了,让他和小朋友、老师一起呆在学校里,并告诉他回家的准确时间。你可以说:“妈妈去上班了,我中午来接你。”
当然,如果可能,你可以在学校逗留一会儿,以确信孩子已经安定下来。如果你决定离开学校,那么你一定要提前几分钟跟孩子讲。然后微笑着向孩子说再见,接着马上离开,不要拖泥带水,更不要跟孩子依依不舍,从而拖延你离开的时间。即使孩子不安或哭泣,也不要回头再来安慰孩子。这会使孩子相信,只要他使劲哭,你就会改变主意。
(三)微笑着回家
当父母到学校接孩子回家的时候,孩子(在父母离开后也可能非常开心)会哭着扑向你,让你紧紧地抱住他,或者他紧紧地抱住你。这两种反应都是正常的。作为父母,你一定要保持微笑和平静,以继续给孩子上好“入学第一天”这一课。
四、几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
(一)不能用欺骗的方式让孩子度过“入学第一天”
一些父母天真地认为,不论采用什么方式,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行。所以,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后,立即设法偷偷溜走。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。殊不知,当儿童经历了欺骗式的情绪波动的分离和团聚时,他们是不可能成为独立的个体的。孩子需要诚实的解释与经验才能学会和懂得:父母与孩子是不可能总在一起的,分离是不可避免的;当和父母分开时,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,当和父母团聚时,就有快乐的分享和自信。只有如此,才能让你的孩子接受与父母分离的事实。
(二)不要把“入学第一天”作为孩子勇敢的试金石
进入21世纪,一些父母也开始研修教育了,他们已经知道,“入学第一天”哄孩子别哭是不对的;同时,他们简单地认为这是让孩子勇敢起来的绝佳机会,让孩子独自面对分离也是不对的。毫无疑问,不阻止孩子哭,是因为哭是儿童为丰富的语言,是儿童表达自己感受的重要方式,是孩子在向你寻求理解;同样,儿童没有独立面对分离的生活经验,更需要父母和他一起面对,否则会在孩子的童年留下永久的遗憾。正确的选择之一是,父母可以说:“我知道我不在你身边你一定很难过,但我必须上班,我现在就得走,放学后爸爸妈妈再来接你。”这样,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没有忽视自己的情感,同时,孩子会逐渐认识到分离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其实,小学入学的第一天,孩子有对未知和分离造成的失落和恐惧,父母也有对未知和分离造成的失落和恐惧,这就是生活。无论是孩子和父母都需要面对生活中的未知和分离,孩子的成长需要成功的经验,父母的责任需要智慧。小学入学的第一天是这样,中学入学的第一天也是这样,即使是大学入学的第一天也同样是这样。只是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同,不同阶段对父母的要求不同而已。